为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,促进教师间经验共享,探索AI赋能教学科研的创新路径,我院于5月8日下午在西五A218报告厅举办了“AI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”工作交流会。院长李春玲、副院长陈晶璞、靖鲲鹏和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交流会。会议由靖鲲鹏主持。

院长李春玲发表讲话
会议伊始,李春玲发表讲话,强调了AI技术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。她指出:“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AI时代已经到来。全体老师要树立起AI赋能教学科研的意识,主动拥抱变革。既不要畏惧AI,也不要过度依赖AI。要正确认识并善用这一工具,将其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效率的助力。”李春玲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AI与学科专业融合的新路径,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。
靖鲲鹏介绍了本次工作交流会举办的背景和初衷,强调了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和AI使用先行者学习,通过经验分享、互学共鉴,促进彼此成长、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必要性。
本次工作交流会特别邀请了四位教师进行主题报告。
会计系王玉坤老师以《人工智能在管理会计课程中的应用初探》为题,系统展示了课程智慧化建设路径。从线上课程开发到混合式教学探索,再到基于AI的知识图谱构建,他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DeepSeek等大模型实现“师-生-机”三维互动。
经济系刘伟岩老师聚焦《杰科力AI科研平台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》,演示了如何通过AI追踪顶刊热点、自动化生成选题方向。以“基于文本挖掘的淘宝休闲零食需求分析”实验为例,展示了平台如何结合经济大数据与计量模型,辅助学生完成从数据清洗到论文仿写的全流程。
电子商务系厉斌斌老师的报告题目为《从人工智能到大模型:Deepseek爆火背后的技术原理、应用与趋势》。厉老师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、大模型的迅速崛起和大模型的应用与趋势。他以Transformer架构为核心,解读了大语言模型(LLM)如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实现语义理解与生成,并阐释了深度学习在产业端的落地案例。并分享了他对大模型应用趋势及其对教学科研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。
工商管理系孙媛媛老师以《AI助力科研教学实用工具使用心得》为题,分享了Grammarly、文心一言等工具的应用技巧。她强调“精准投喂指令”的重要性,可大幅提升AI输出质量。此外,她还提供了论文润色、实验设计等场景的文档模板,为教师提供了“开箱即用”的AI工具包。

王玉坤老师做主题报告

刘伟岩老师做主题报告

厉斌斌老师做主题报告

孙媛媛老师做主题报告

靖鲲鹏作总结发言
整个交流会历时3个小时。四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内容丰富、见解深刻、贴近实际,为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。与会老师纷纷表示,本次交流会既拓宽了对AI技术的认知,也掌握了具体的应用方法。
靖鲲鹏在总结发言中指出,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,持续开展AI技术系列培训,建设智慧教学示范课程,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体系,助力教师科学和教学能力的提高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搭建技术共享平台,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注入新动能。